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5:35 点击次数:91
图片
2025丨捧读《对联》 走进文化里的中国王国维,初名国桢,字静安、伯隅,初号礼堂,晚号观堂,又号永观,谥忠悫。汉族,浙江省海宁州(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)人。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,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,把西方哲学、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、美学相融合,研究哲学与美学,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,继而攻词曲戏剧,后又治史学、古文字学、考古学。
本文发表于1997年第1期的《对联》杂志,经典重读,如晤新章。
对联名人
对联
图片
王国维先生的对联
徐玉福
图片
王国维画像王国维(1877——1927)先生,初名国桢,字静庵(安),又字伯隅,号人间、礼堂、观堂、永观、东海愚公,浙江海宁人。先生生前与梁启超、陈寅恪、赵元任同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,并任北京大学通讯导师及清逊帝溥仪“南书房行走”,是近代饮誉中外的著名学者。其学融会中西,博古通今,在哲学、文学、古文字学、史学、版本目录学、美学、伦理学、心理学、逻辑学、教育学等诸多领域都贡献突出,有著译六十二种、手校手批书一百九十二种行世。
先生若不是五十盛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,那么对学术的贡献还会更大。先生的方方面面都已有人进行专门之研究,唯独对联,迄今殊少介绍,不为一般人知道。其实,先生在对联方面的造诣同样是非常杰出的。
先生二十二岁在父乃誉公陪同下,自海宁至沪,由同乡许家惺引荐,入《时务报》馆。时罗振玉、蒋黼以私资创立的东文学社在新马路梅福里开学,先生往读,知遇罗振玉,开始了他们近三十年的师友交往。同在学社求学的有山阴樊少泉(炳清)、桐乡沈昕伯(纮)等。一九一八年初,沈纮游学欧洲十余载后,病卒巴黎。三月二十四日,先生在沪偕樊炳清往送沈丧,作挽联二,一自作,一代罗振玉作。自作挽联云:
壮志意何为?遗著销烟,万岁千秋同寂寞;
音书凄久断,旧词在箧,归迟春早忆缠绵。
“旧词在箧”,先生与沈常相互以词遣性,故言。
代罗振玉作挽联云:
问君胡不归?赤县竟无干净土;
斯人宜有后,丹心喜见凤凰雏。
一九〇九年,先生在学部图书编译局编译任上,经罗振玉介绍,与时任京师图书馆监督的藏书家、校勘家江阴缪荃孙相识,因而往来论学,互借藏书,关系密切。一九二〇年二月十一日,缪病逝上海,先生送一挽联:
朴学抱经俦,钟山龙城,更喜百年开讲席;
著录平津亚,图书金石,尚留二志重文林。
“朴学”,指注重名物训诂考据之古文经学派。“抱经”,清藏书家仁和卢文弨号抱经,人称抱经先生,其藏书堂亦以抱经名。卢历主江浙各书院讲席二十余年,以校书精审闻名,生平校注经子书籍汇刻成《抱经堂丛书》,并著有《钟山札记》、《龙城札记》等。“钟山龙城”,缪自光绪二十二年(1896)至光绪二十七年(1901),应张之洞之聘主持江苏钟山书院,并兼常州龙城书院讲席。“著录平津亚”,“平津”,清藏书家孙星衍在山东安德的藏书馆名。孙有三部藏书目录:《平津馆鉴藏书籍记》《廉石居藏书记》《孙氏祠堂书目》。缪亦有三部藏书目录:《艺风堂藏书记》《艺风堂藏书续记》《艺风堂藏书再续记》,故言。“图书金石”,缪不但藏书很多,收藏金石亦富,有《艺风堂金石目》,著录金石达一万一千八百余种。“二志”,一指缪参与编纂、张之洞总纂的《顺天府志》,另一指光绪二十年(1894),缪应张之洞聘重修的《湖北通志》。
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一日,曾任京师大学堂总监、学部副大臣及代理大臣的劳乃宣卒于上海。八月十六日上午先生代友人、藏书家蒋汝藻拟一挽联,并寄蒋酌之。联云:
五岳岱宗高,尚有劳山峙东海;
百朋天锡厚,不须皋羽恸西台。
当晚先生认为联中有数字不妥,拟改。便又致函蒋云:“挽联拟改数字较妥,录后请酌。”改后联为:
五岳岱宗高,尚有劳山峙东海;
九重归赠厚,不须皋父恸西台。
先生处事之认真,治学之严谨,由此可见一斑。
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,诗人、学者沈曾植病殁沪寓,终年七十三。先生与沈谊兼师友,闻讯后哭之甚悲恸,拟一联哀挽,“语未修饰而意颇到”,联云:
是大诗人,是大学人,是更大哲人,四照炯心光,岂谓微言绝今日;
为家孝子,为国纯臣,为世界先觉,一哀感知己,要为天下哭先生。
先生弟子赵万里说:“先生自海外归国后,与沈先生过从甚密。沈先生寓居新闸路,与先生寓所甚近。沈先生每见一书画或金石墨本,必招先生往,相与商榷。沈先生笃老不著书,惟以吟咏自娱,故常与先生相唱酬。先生每成一文,必先以质沈先生。后先生治西北地理及元史学,似受沈先生相当之影响也。”
先生曾于辛亥年(1911)底随罗振玉赴日,至一九一六年,流居日本四年多。适同乡邹安(景叔)为上海英籍犹太人哈同致书邀其往任《学术杂志》编辑,遂回国就任,主管《学术丛编》,前后阅六七寒暑。一九二三年九月,是哈同七十七岁生日。先生在八月上旬致书友人蒋汝藻云:“哈同下月生日,弟拟送一寿联,拟请代购价二元之泥金七言联,并请大笔代书(联句附后),或烦欣木先生一书均可。”所附联句并行款如下:
哈同先生迦陵夫人双寿
书亥人应来绛县;
复丁篇拟续黄门。
王国维拜祝
“绛县”,山西县名,汉置在山西侯马东北,今则在山西南部。“黄门”,西汉元帝时史游任黄门令,有韵语字书《急就篇》传世。
一九二四年二月,蒋汝藻哲嗣谷孙新婚,先生手书一联致贺,联云:
奁中应有来禽帖;
案上新成博议书。
蒋汝藻父子均喜藏书,先生曾应蒋请,于一九一九年八月至一九二三年三月为蒋编校藏书,成《乌程蒋氏传书堂藏书志》。
一九二六年,先生内廷同事、光绪进士、清史馆纂修袁励准五十初度。先生在京致袁一书云:“前日拟寿公一联,属取旧有定邸制纸,属厂中画朱丝装褙,拟自书之。及装成寄来,并未画格,遂不敢下笔。兹送上,请饬送沈庵宫保处(并附致沈一函),请其代书,用二人下款。否则,汙此佳纸,亦可惜也。联语云:
世乱春秋文愈治;
岁寒松柏意常青。
这一联尚不坠寿联俗套也。”
书中的“厂”指琉璃厂,厂中多书画装褙店、旧书店,先生常涉足其间,对此非常熟悉。
先生不但对联成就杰出,而且能将对联用于考证。先生治戏曲史时,就用对联考证出《拜月亭》为明初人所作。一九〇九年一月二十四日,先生在《罗懋登注〈拜月亭〉跋》中云:“今案此本第四折中有'双手劈开生死路’一句,此乃用明太祖微行时为阉豕者题春联语,可证其为明初之作也。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